来吧,开始吧!

作为一个市场人,我写的公众号或者做过的视频,都不能完全展现自己的想法,毕竟,那是导流的地方。

我一直希望能有个安静的地方,写写自己真实的想法,无所谓对错,一直找不到很好的方式,直到看到《小报童》,我突然觉得,嗯,这个调性,可以试试。

足够安静,足够沉浸,不喧嚣,与世无争。

围绕市场,我涉猎的东西也比较杂,从项目到产品,从内容到流量,从营销到品牌,从团队管理到个人管理,以及包括对工具、对生活的认识等等,但是随着年龄的惯性增长,我逐渐明白一个道理:都是一回事。

是的,不管多复杂的事情,过来过去,无非是几个横贯千古的常识而已。

可惜,我们大多数时候看不起常识,而且有一种喜欢把常识复杂化的癖好。

平心而论,复杂化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不过,我们要明白,再复杂的东西,在落地的时候,都是非常简单的,所以,我给自己的专栏定下的第一个规矩就是:

一次解决一个问题

我希望把市场中遇到的很多看似复杂的问题,尽量表述的简单一些,但简单并不代表浅显,恰恰相反,每一个简单的行动指南,背后都经过了复杂的思考。

不过,放心,复杂是我的事情,我不希望分享痛苦,我希望分享快乐,所以,我希望你看到的是通俗易懂、可以直接被get到的东西,这是专栏的第二个规矩:

如果你某个内容读起来感觉很痛苦,随时可以退款

我希望以此戒律来促进我们双方共同达成收获,你拿你直给的收获感,我践行我的世界观。

按照惯例,我应该描述一下我的光辉履历,很遗憾,真没有什么,虽然我服务过很多客户,但成功是他们的,我能做的,无非是锦上添花,对于服务B端的市场人而言,如果客户不牛逼,你能做的其实非常有限,所以,请叫我小白,我和大多数一样,并没有什么出色的地方,我之所以能做专栏,不是因为我牛逼,而是因为我正好有时间能把你们也同样想过的问题用文字记录下来,如此而已,所以我的第三条规矩是:

每篇分享不超过500个字

不过,对于第三条,我不会硬性对待,也许某个事情可能需要3000字呢,希望你能同意。

总之:

《KO专栏》是我对市场的思考记录和经验总结,老实说,这些内容其实是自成体系的,只不过,我不会直接告诉这个体系是如何复杂,因为,那样的话就太枯燥了,在你读过10篇文章之后,我可以告诉你这个体系是如何建立的,如果到那个时候你还没有放弃的话,你可能会感受更多。

最后,这个定价不是要赚钱,我认真的研究过《小报童》的牛逼人写的牛逼专栏,即使如他们这般,算下来,也不过是个油钱,专栏对我来说,仅仅代表了认可的程度,如果能认识几个朋友,或者对他们来说,有那么一点小启发,那再好不过了。

只有彼此付出,才会真心对待,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