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朋友,你好!

展信佳~

这里是@杨桃@帅小冰和@呜小吖。在切入正题之前,我先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希望我们能成为彼此育儿及人生前行路上最好的同路人。

从哪里说起好呢?

不如从我的【教育观养成】说起吧。

2015年之前,我对教育的理解是“小朋友什么也不懂!完全靠大人教。如果教不好,孩子的一生就毁了。”所以老师和家长要做的就是教会孩子各种技能。

后来我在广州见到了一年学费20几万的幼儿园,他们带孩子们进山刨木头,下雨的时候穿着雨衣去踩水、玩泥巴……

那时候我才知道,原来这是在国外很流行的,叫森林幼儿园。

我当时的感觉是:天呐!原来顶级的幼儿园是教这些呀,那我们小的时候都是玩沙玩水玩泥巴长大的,那不就是最好的早教吗?!

为什么这些家长现在还会一年花20几万的学费来给孩子刨木头、玩泥巴呢?

难道仅仅只是因为现在的孩子接触自然的机会少了,变得稀缺了,所以这样的幼儿园就变得很珍贵了?

带着这样的困惑,我学习了很多教育理念,

从孙瑞雪到蒙台梭利又到皮克勒、PITC,也了解了华德福、瑞吉欧RIE……

总之很多很多。

我曾经一度以为教育好孩子,一定要学习很好的教育理念才可以。

所以我对这些教育理念钻研得很深,也花了小十万的学费在学习理念上面。

后来我又产生了困惑,

那周国平作为哲学家,他没有学过教育理念,但是他依然可以做好教育,还把与女儿的相处写成了《宝贝宝贝》的书籍;

《窗边的小豆豆》也一本诙谐幽默可爱同时不失教育特色的书籍,小豆豆的妈妈不也没有专门学过教育理念,但是她把小豆豆也养育得也很好呀!

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我发现很多学心理学的也在谈论家庭教育,樊登读书会也在做家庭教育,新东方也在布局家庭教育,董宇辉也在用他自己的成长经历讲家庭教育……

包括我在带总裁一对一阅读私教训练的时候,他也说不想听别人怎么说,只想凭自己的心、顺应人性养育孩子。

他说,因为再好的教育理念也不能保证养出像马斯克,乔布斯这样有创造力的、有成就的人物来。

于是

到底怎样的教育理念才是好的呢?怎样的家庭教育才是好的呢?这一度让我困惑了很久。

是不是非得学了所谓的教育理念,才能做好孩子的养育呢?

跟团队一起努力,经过半年的暴力突破,我们终于找到了答案:

其实每个人都有教育理念,差别只是在于有些人知道,有些人不知道。

无论你报不报早教班,你的家庭教育都在开展。

早教其实是发生在与孩子相关的每一分每一秒当中的。

那杨桃工作室又能为你带来什么呢?这一份指南又能为家庭带来什么呢?我想了很久

最后终于得出了一个答案:

其实教育理念也只是一个工具,我们之所以要去学教育理念,其实是为了让我们把孩子带得更好。

如果我们学了一堆教育理念,结果越学越迷糊,原来没学教育理念之前想怎么带就怎么带,学了一些教育理念之后发现这样带好像也不对,那样带好像又伤害了孩子的心灵,反而变得畏首畏尾,缩手缩脚了。

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就是这种教育理念本身就有Bug,它并不适合你家;还有一种情况是你对这种教育理念了解得不够透彻,还没做到得其意而忘其形,说实话,要达到这样的状态,没有几年功夫是很难做到的。可是作为普通家长,这样的学习方式其实是不符合逻辑的,因为等学下来,孩子都已经长大了。

那有没有一种可以【直接跳过教育理念】【直接讲怎么带好孩子】【看了就懂】【学了就能立马上手】的学习方式呢?

你还别说,还真被我们团队找到了!

我们叫这样的方式为“先习后学”。

杨桃工作室想给父母呈现的不是一个教育专家高高在上地教你怎么育儿,

而是帮助你看见:

1、自己在早教这个领域做对了什么?

2、 自己在早教存在哪些盲区。

3、 还有哪些早教误区是自己一直在犯却不自知的。

从结构上来说包含三大板块内容:

给你讲透基本的教养心法——建立教养边界,能自我判断是否过渡早教或早教不到位;

帮你建立看待婴幼儿发展的维度——你只要稍微改变看待儿童行为的视角,自己就能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养方式;

结合《千字文》的内容解读——用经典开启 孩子传统文化的启蒙之路,重拾中国的早教启蒙智慧,中西结合,找到最实用、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早教之路。

如果你花了很多钱和时间在早教上,也报了各种早教班、托班,但效果不太明显,陷入了这种过度早教的情况

如果你知道早教很有价值,但是不知道如何下手,陷入了这样的早教盲区

如果你觉得,自己童年过的没有特别幸福,担心影响到孩子的未来,陷入到认为“早教是很难的、普通人是做不了的”这样的早教误区里;

如果你总以为”早教是国外的东西,中国的早教起步比国外晚,所以国外的早教比中国做好,国外的教育理念比较香“,陷入了这样的早教误区里。

那么,你非常适合花10元钱购买这份指南。(后期会涨价哦)

你可以先通过指南建立整体感知,

然后通过父母沙龙消化吸收,

还可以通过星球呈现实践效果,

同时可以链接到高质量的育儿群体,

获得更多情感支持,

育儿路上不孤单也更从容。

在数字化时代的加持下,你还可以把自己亲身实践有效的育儿经验变成一份兼职或者事业。来吧,扫码加入我们。记得备注“小报童”哦。